人是什么 伦理何为
——生命伦理的永恒追问



对许多人而言,“人是什么?伦理何为?”这是无需追问和回答的简单问题,因为我们都能够辨别“人“与”非人”,也知道伦理道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一场关于生命伦理的讲座却把我们引向对“人”与“伦理”的更深层次思考。
4月25日晚,人文医学研究中心的甘代军博士在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为全场师生作了一场充满激情的讲座。讲座由人文医学研究中心的简红江博士主持。
甘代军老师围绕“人是什么 伦理何为——生命伦理的永恒追问”这一主题,首先引用康德等哲学家对伦理的定义,然后又引用一些案例引起大家共同来思考“胎儿是人吗”等胎儿伦理问题。随后,甘老师又用一些典型的事例,像 “古希腊斯巴达丢弃弱小残疾的婴儿”、“柏拉图主张杀死有残疾的婴儿”等来激发大家对婴儿伦理的思考,随后又探讨了“植物人是人吗”、“安乐死的伦理争论”等问题。
甘老师提出的诸多问题激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人是什么”这个永恒的主题从来就没有答案,从原始的“人”的观念到近代“人”的观念,再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观念,这些观点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大家都承认,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伦理何为”这个问题,甘老师告诉大家,不管我们从事医生、教师还是其他什么职业,都要既作一个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合格劳动者,又要努力作一个积极进行公共道德建设和自我道德修养的道德模范,只有大家不断提升道德境界,无私奉献,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甘老师以 “愿大家都能够调整伦理观念和局部利益,使伦理冲突不断缓解、消除,只有这样,更多的生命、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的美好愿望结束讲座。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同学们早已按耐不住,纷纷举手提问,问答互动十分热烈,甘老师详细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