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路6号遵义医科大学人文楼
本科教学联系人吴芳,电话:0851-28643939
研究生招生培养等联系人:杨文浩,电话:0851-28643876
科研工作联系人:王淼,电话:0851-28643939
其他事务联系人:武文琪,电话:0851-28643939
4月10日下午,人文医学2017级研究生第三次读书报告会在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会议室进行。报告会由人文医学研究中心郑明哲博士主持,人文医学2107级研究生凌梦、陈翀宇、汪宇昕、李小兰参加报告会并作汇报。
报告会上,四名同学分别从选书理由、作者简介、主要内容章节、读后感等方面对所读内容进行了汇报:李小兰同学的《侗族药物方剂学》按侗族药物的分类,收载了侗医应用较广泛的植物药和动物药。其中她重点汇报了侗族小儿疾病的相关内容,并提炼了侗医儿科中的人文思想;凌梦报告的《死亡如此多情》,这是一部由百位医护人员共同完成的感人至深的文学作品。它用叙事医学的手法描述了医者亲身经历的临终故事。中国自古避讳谈论死亡,但只有了解疾病、参悟生死,才能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过好每一天。她在报告最后感悟:生命需要尊重,死亡,也需要尊重,愿“生如夏花之绚烂,逝若秋叶之静美”;汪宇昕就《医学是科学吗》一书中后半部分中医的前世今生、现代医学的精神贫困、医学人文表情做了重点汇报,并就现代医学中贫瘠的人文现象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最后。陈翀宇选择的《无疾生病》一书,是关于21世纪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被转换成为临床医学问题以及相关机构如何开展网瘾医学化干预实践的医学社会学研究。报告中就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曾是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网瘾用医学的方法应该如何应对,同时觉得网瘾应该从家庭、社会的角度出发来应对。此外在深度参与观察的基础上,揭示了网络成瘾医学化作为当代中国的一种社会事实,本质上是对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进行“规训与惩罚”的变奏。
汇报结束之后,同学们就各自的看法和意见进行讨论学习。郑老师针对每位同学的汇报及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并且结合学生各自的课题或者研究方向给予了相关指导,同学们获益良多。(撰稿:汪宇昕 摄影:李小兰)
黔ICP备06003261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遵义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xml:namespace>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 电话:0851-28643857 邮编: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