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校园路6号遵义医科大学人文楼
本科教学联系人吴芳,电话:0851-28643939
研究生招生培养等联系人:杨文浩,电话:0851-28643876
科研工作联系人:王淼,电话:0851-28643939
其他事务联系人:武文琪,电话:0851-28643939
遵义医学院第九届(2018年)人文医学论坛系列讲座第三场于11月7日晚7点在遵义医学院图书馆1号多功能报告厅举办,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谢仁生主任主持了本次讲座。此次讲座由遵义医科大学校社科联、人文医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旨在培养高校学生人文意识,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共同营造具有人文韵味的校园氛围。
此次讲座邀请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坦博士,郭博士的讲座题目为《中医存废之争》,并从历史的角度、自然科学的角度和医理比较的角度展开了此次讲座。在历史的角度中,先从中国人引以为傲、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开始说起,向我们阐述西医在医学历史上占据的地位,引出中医在近代逐渐被人忽视的现象,表示“洋文化”逐渐成为妈妈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上个世纪初,中医地位实际上已是虚设;民国时期,中医、中药被完全排斥在医学教育系统之外;五四时期,一时间,“骂中医”竟成西化知识分子“标配”的“饭后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此后的十多年,国民政府歧视中医的态度一直没有改变。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西医结合”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新的疑问又产生了:中西医结合后的中医还是中医吗?在自然科学的角度中,他一方面认为提出“废除中医论”者一个很重要的论据是“中医不科学”:其一,中医缘起夹杂不清;其二,中医不属于科学医学,甚至也不属于经验医学;其三,中医缺乏理性科学精神。一方面肯定中医的学者认为中医是科学,是自然科学。其一,中医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可以实证;其二,中医是建立在临床观察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具有可重复性和理论指导价值;其三,传统中医的确有需要改进和发展的地方。最后,郭博士从医理比较的角度,以屠哟哟获奖的经历为例,得出结论:中医不能废除、并且要坚定地发展、发扬下去。
讲座的最后,郭博士与现场的同学进行了互动讨论,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现场讨论氛围活跃。有同学们表示,虽然自己是一个西医医学生,但是中医作为我国一大文化瑰宝,从古至今都是造福人类的一项科学技术,他需要我们来正确地发展它。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也唤起了他们对于中西医的思辨,也使同学们开始重新认识和对待中医学科。(摄影:汪宇昕 撰稿:汪宇昕)
黔ICP备06003261号-2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遵义医科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xml:namespace>
地址: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 电话:0851-28643857 邮编:563000